汝城紀法教育線路之汝城濂溪書院,現場研學服務電話0735-8586633,聯系人:王校長 預約電話:13380728835,湖南紅源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承辦廉潔教育培訓服務。
汝城濂溪書院始建于宋寧宗嘉定十三年(1220年),為紀念北宋理學鼻祖周敦頤(世稱濂溪先生)而建,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公元1050—1054年,周敦頤任桂陽(今汝城)縣令。期間“風節(jié)慈愛,吏治彰彰”,并在此寫下《愛蓮說》、《拙賦》等千古名篇。周敦頤創(chuàng)立了理學理論基礎,被稱為“上承孔孟,下啟程朱”的先賢。千百年來,汝城“士率其教,吏思其威,民懷其德”,興建書院永作紀念。雖經近千年的滄桑變遷,然薪火相傳,保存至今。書院為宋式四合院磚木回廊結構建筑,建筑面積1618平方米。自創(chuàng)辦以來,書院人文蔚起,聲名遠播,濂溪遺韻歷久彌光,歷代名師在此傳道授業(yè),大批經天緯地之才脫穎而出:明代太子太保朱英、曾鑒,清代翰林院何慶元,新中國開國上將朱良才、李濤,原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朱子奇等均在此求學立志,邁向輝煌人生。近年來,中共汝城縣委、汝城縣人民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濂溪先生敬仰有加,耗資維修書院,增建一萬多平方米的濂溪廣場和配套設施,使千古書院重放異彩。2001年,被確定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2004年11月中央電視臺《走遍中國》欄目以《<愛蓮說>故地重游》為題進行深度采訪報道,書院因此而名揚全國。2010年,為弘揚濂溪文化,打造理學品牌,提升濂溪書院知名度,縣文物部門聘請省博物館專家對濂溪書院陳列展覽進行了陳列內容、陳列方式、燈光、防潮、防腐等整體策劃,其設計方案經縣領導及相關人員進行審定通過。7月1日維修工程正式動工,按照文物維修原則,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對書院進行了全面維修。提質后的濂溪書院,粉墻黛瓦,古樸典雅,環(huán)境清幽,景致怡人,以嶄新的面貌向公眾開放,黨政要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絡繹不絕,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。來源: 汝城縣政府信息中心,如侵權即刪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