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州東江縱隊紀念館|惠州紅色教育線路電話0751-3883191 | ||||||
時間:2022-09-13 22:16 | 來源:廣東星光教育 | 作者:王研博 | 瀏覽次 | |||
|
||||||
惠州三棵松戰(zhàn)斗遺址、惠州博羅縣羅浮山東江縱隊紀念館、惠州東湖旅店陳列館紅色教育服務電話0751-3883191,13380728835王校長,紅色文化教育培訓服務:廣東星光教育。
三棵松戰(zhàn)斗遺址位于柏塘鎮(zhèn)石崗村,1945年7月14日這里曾發(fā)生了慘烈的三棵松戰(zhàn)斗,當時東江縱隊第三支隊28人英勇奮戰(zhàn),除3人負傷撤離之外,其他隊員全部壯烈犧牲。帶著對先烈們的崇高敬意和沉痛的哀思,記者來到三棵松戰(zhàn)斗遺址重溫當年的歷史。 89歲的張阿帶老伯是當年三棵松戰(zhàn)斗的見證者,也是一名有著六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,說起當年的戰(zhàn)爭他依然記憶猶新。他清楚地記得那天是農(nóng)歷六月初六柏塘的墟日,很多人都準備去趕墟,他也準備去山上放牛。準備出門之時聽到一聲炮響,兩隊人從山崗兩邊往前沖,開展了一場激烈的廝殺。 1945年7月14日,中共廣東省臨時委員會在羅浮山?jīng)_虛觀召開省代會,而國民黨軍隊企圖趁機奪取柏塘后再進攻羅浮山,三棵松高地是其中一個警戒點。當天,國民黨獨立第二十旅一個團糾集地方反動武裝2000多人,從公莊兵分兩路向柏塘進攻,其中一路企圖奪占“三棵松”的制高點,對負責警戒的東江縱隊第三支隊發(fā)起猛攻。該隊28名戰(zhàn)士發(fā)起英勇反擊,誓死守住三棵松高地,最終確保了羅浮山會議的順利進行。然而參與戰(zhàn)斗的28人中,除3人負傷撤離之外,其他戰(zhàn)士全部壯烈犧牲,現(xiàn)場十分慘烈。 如今,為了紀念英勇犧牲的烈士,這里建起了三棵松革命戰(zhàn)斗遺址,重新種上了三棵松樹,郁郁蔥蔥的松柏正如著烈士們的精神永垂不朽,鼓舞著年輕一輩。 村民張觀金經(jīng)常會帶孫輩前來瞻仰,給他們講當年的戰(zhàn)斗故事,教育他們不要忘記先烈們的付出。 東江縱隊紀念館于2002年9月動工,2003年12月2日即東江縱隊成立60周年之際正式對外開放。開館近八年來,共接待參觀者約190多萬人次,其中未成年人達25萬人次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原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曾親臨視察,中央部委、省、市部分領導及部隊-都前來參觀指導。東江縱隊紀念館已經(jīng)成為惠州乃至周邊地區(qū)開展黨員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。 這幾年來,東江縱隊紀念館先后被評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省國防教育基地、省紅色旅游示范基地、七五二一0部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 東湖旅店位于惠州市惠城區(qū)橋東街道水東社區(qū)上塘街70號。1938年日軍入侵惠州后,屋主將該建筑開辟為東湖旅店。1941年香港淪陷后,滯留香港的中國文化名人和愛國人士于1942年被陸續(xù)秘密轉(zhuǎn)移內(nèi)地,通過惠州東湖旅店轉(zhuǎn)移至安全大后方,有茅盾、鄒韜奮、張友漁等100余人。東湖旅店作為中國文化名人秘密大營救的惠州接送站,成為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見證地,為研究近現(xiàn)代革命史提供了特別重要的實物資料。 2022年7月,東湖旅館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。 |
||||||
掃描二維碼分享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