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源大橋西京古道坳下段紅軍遺址紀念碑簡介 | ||||||
時間:2020-07-28 09:58 | 來源:未知 | 作者:admin | 瀏覽次 | |||
|
||||||
西京古道坳下段紅軍路遺址紀念碑,造型獨特,暗藏玄機。紀念碑平面正方,兩級層疊。為“鐵錘”造型,下為錘頭,上為錘柄,象征中國共產黨黨徽標志的組成部分。下層高度193厘米,上層100厘米,兩層數(shù)字相連,去掉虛數(shù)0,實數(shù)為1931,是紅七軍轉戰(zhàn)粵北、轉戰(zhàn)乳源、途經坳下古道的時間“1931”年的年份數(shù)據(jù)。正面頂端大理石鐫刻五角紅星,下層中刻“坳下古道紅軍路遺址紀念碑”12字,下方鑲嵌“坳下古道紅軍路遺址紀念碑記”石碑。紀念碑莊嚴大氣,激勵后人永遠不忘歷史、砥礪前行!
1931年2月2日,紅七軍從乳源北部梅花戰(zhàn)場撤出,傷病員向鐵龍頭村轉移,有部分經西京古道南下,經下莊走楊家坳古道,過東京洞繼續(xù)向鐵龍頭村進發(fā)。隊伍沿東京洞石階路下到麻竹頭新屋村后,翻越村后山的坳下石壁古道前往鐵龍頭村。傷病員隊伍走得較散,走在前面的已經攀上坳口,而兩名掉隊的還遠遠落伍在山腳下。此時正值春節(jié)前夕,恰遇地主家丁到該村催租收糧,家丁們身帶槍支,見山下只有兩名傷兵,便要開槍襲擊。該村村民見狀立即阻攔,三四個年輕人奮不顧身擋在槍口前面,無論如何也不讓地主家丁向兩名紅七軍傷員開槍。地主家丁喝道:“他們是‘共匪’,與你們有什么關系!”村民說:“你們要是開了槍,軍隊會認為是我們村打的,那我們村必遭禍難!再說,人家又沒有擾亂我們!”地主家丁一時猶豫起來。眼看紅軍傷員越走越遠,村民順勢連推帶搡將地主家丁擁進屋去,一場千鈞一發(fā)的紅軍傷亡事件方才化險為夷,槍口之下救了兩位紅七軍戰(zhàn)士的生命。 至今,麻竹頭村民無不為先輩們的勇敢感到驕傲。都說:雖然先輩們一時想到的是如果地主家丁開了槍“我們村必遭禍害”。但是,“那兩個傷兵才沒受到傷害”,紅七軍沒有造成無謂的犧牲才是最令人欣慰的結果。這個發(fā)生在該村的真實故事,使村民進一步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,表示要向先輩們學習,繼承先輩們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2020年3月,有人提出倡議:在坳下古道紅軍路遺址建立紀念碑,以銘記紅七軍當年的艱苦歲月和本村先輩們?yōu)榫燃t軍義無反顧、不怕犧牲的歷史。這一倡議得到了全村村民的熱烈響應!大家慷慨捐資,建起了這座紅軍路遺址紀念碑。 |
||||||
掃描二維碼分享 |
延伸閱讀 | |
珠璣古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