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再走長征路】紅軍傳單褪不去的紅色記憶 | ||||||
時間:2019-08-06 16:21 | 來源:人民日報 | 作者:admin | 瀏覽次 | |||
|
||||||
人民網(wǎng)鄖西8月6日電 (周雯)“什么是紅軍?”8月5日,記者在湖北省鄖西縣檔案館,看到了這張珍貴的《什么是紅軍》宣傳單。宣傳單上用通俗易懂的話語,向當?shù)匕傩涨宄U述了紅軍的宗旨、性質、任務和政策。褪色的宣傳單,見證著永不褪色的共產(chǎn)黨人的初心和使命。 1934年11月,程子華、徐海東率領紅二十五軍開始長征,他們從鄂豫皖根據(jù)地長征到鄖西、陜南地區(qū)。部隊到達鄖西后,紅二十五軍宣傳黨和紅軍的政策,播撒革命火種,《什么是紅軍》宣傳單就是當時印發(fā)的。 記者看到,這張476字的傳單上清晰寫著:“紅軍是工人農(nóng)民的軍隊,紅軍是蘇維埃政府指揮的軍隊,紅軍是共產(chǎn)黨人領導的軍隊”“紅軍里面的人,都是工人、農(nóng)民、貧民、士兵出身,所以他們能代表窮人的利益”“紅軍與窮人關系特別親”……落款為1934年12月10日,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政治部。 “這張傳單講的都是大白話,不僅闡述了什么是紅軍,還詳細介紹了紅軍部隊的作風。”鄖西縣原史志辦主任李仁喜介紹,這份85年前紅軍宣傳單,讓老百姓看到了希望,當時紅軍不僅這樣說了,也這樣做著,贏得了百姓的擁護。
鄖西縣檔案館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珍貴的宣傳單。(周雯 攝) 紅二十五軍的發(fā)展壯大,與長征途中軍民一心積極宣傳紅軍思想、傳遞革命精神密不可分。1935年2月19日,中共鄂豫陜省委在鄖西縣廟川區(qū)虎坪澇池大院召開第二十次常委會議,再次提出“大量的擴大紅軍,建立地方武裝,建立蘇維埃政權”的戰(zhàn)略目標。 “這次會議也稱之為‘鄖西會議”,對紅二十五軍的發(fā)展史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,紅二十五軍從鄂豫皖地區(qū)出發(fā)的時候是2900多人,到我們這地方只有是2500多人。”李仁喜介紹,為此,當天下午緊接著舉行了軍民大會,向當?shù)乩习傩招麄骷t軍,不少鄖西百姓當場就報名參加了紅軍。 鄖西縣湖北口鄉(xiāng)的李玉才也是那時加入了紅軍隊伍。如今,保存下來的這份珍貴的傳單,就是他和家人歷經(jīng)艱辛守護下來的。 1935年5月,駐扎鄖西的紅二十五軍準備西征北上。臨行前,紅軍特務隊副班長李玉才回老家看望生病的母親。部隊交給他一份傳單,讓他再繼續(xù)宣傳紅軍。 “在白色恐怖的艱苦環(huán)境下,為了躲避國民黨軍隊和地方反動武裝的搜查,爺爺在深山老林里躲了上十年,走時他把這份紅軍傳單交給奶奶劉立英藏了起來,并再三囑咐她用生命守護這張傳單。”李玉才的孫子李登科回憶,奶奶雖然不認識字,但她知道這是紅軍發(fā)的傳單,便決心將它保存下去。
李登科接受采訪 歷經(jīng)敵人的百般折磨,劉立英也沒有交出這張紅軍傳單。“用錐子剜,吊在樹上打,后來身上還一直留著疤痕。”李登科說,奶奶始終堅信紅軍是窮人的隊伍,紅軍的思想不僅寫在紙上,當時也是這么做的,百姓都看在眼里,都打心眼里擁護紅軍。 直到1981年當?shù)睾瞬槭妨,來到了李玉才的老家,這份珍藏了46年的傳單才被世人所知。
李登科展示他家珍藏的《什么是紅軍》宣傳單的復刻版。(周雯 攝) 李登科說,當時奶奶上交了這份她用生命守護的傳單,她請求檔案部門把這份珍貴的傳單影印一張送給了她。李登科回憶:“奶奶曾說過要把這張傳單作為傳家之寶,教育子子孫孫,把這種革命精神祖祖輩輩傳下去。” 85年過去了,《什么是紅軍》宣傳單褪去了昔日的鮮紅,但共產(chǎn)黨人的初心永不褪色。85年后,共產(chǎn)黨人的主張不僅印在了紙上,更用實際行動寫進了百姓心里。 |
||||||
掃描二維碼分享 |